第2736章 癸字卷 改革请从难题始
第2736章癸字卷改革请从难题始
情怀和利益结合起来,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士人重情怀,恢复汉唐故土,为黎民百姓开拓更多的生存空间,与西夷争锋于南洋,这符合他们治国理念和名垂青史的情怀。
武人重现实,一旦没有武人用武之地,那军队势必要遭到缩减,十二镇整编为四大战区集群,还能保留多少,就全凭你能在未来对外征伐中你能保有多少份额,你对外开疆辟土所在的方向重要性有多大了。
商贾重利益,南洋带来的香料、蔗糖、名贵木材以及消费市场,都是他们无法舍弃的,而辽东的苦兀和虾夷,西域的汉唐故土,西南的安南和洞武,除了安南盛产稻米能让他们有所心动外,其他反而缺乏动力。
接下来的两日中,武人和商人便会在所谓的讨论中不断地接触,名与利的交换,斗争和结盟,最终嬗变为种种名利结合体。
“紫英,你这种用名和利驱使众人,可谓无往不利啊。”
崔景荣和王永光的到来,冯紫英也早有准备,但面对对方的发问,冯紫英也还是有些感慨。
这些老牌士人,显然对自己这种方式手段还是有些看法的。
冯紫英奉上茶后,这才嗟叹道:“自强公,有孚公,你们站在我的位置上,能有更好的办法么?有些是大势所趋,有些是未雨绸缪,有些是力所不及,同样的一件事情,放在不同人眼中,那就是截然不同的看法,像南洋,或许有人就觉得我大周富有万物,何须劳师远征,争抢那边荒蛮夷之地?可有人却不然,南洋富庶,香料和蔗糖都是我们所不能及的,何况西夷已经踏入此地,所谓唇亡齿寒,莫过于此,我们不去,或许下一步人家船坚炮利就会直抵我们岭南和江南沿海,御敌于国门之外,上之上也,……”
“西域汉唐故土,有人会认为早已是故事,何必还要计较过往的灿烂,做好现实才是正经,劳民伤财,反为不美,但也有人会认为那本来就是我们的汉唐故地,现在条件成熟,为何不能收回来,让其沐浴我们汉唐文明之光?何况打通西域通道,让我们控制力抵达中亚腹地,也能更好地知晓和构建国防线,这是未雨绸缪,明智之举,……”
“综上种种,皆为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结果,既然如此,我就把前景后果一一摆出来,让大家各抒己见,群策群力,这也是一种民主,汇聚众人之智,不能说你的看法就绝对正确,人家的观点就是鼠目寸光,就是迂腐之举,不能说你坚持的就是泱泱大义,人家追逐的就不值一提,给他们一个沟通、融合、妥协的机会,让他们求同存异,我觉得这是好事,也是一个增强了解,实现共存的好时机,……”
“再说了,谋利不是坏事,只要谋取来的利益能为我们大周所用,能为我们大周子民所用,我觉得就没有问题。朝廷是做什么的,不就是捍卫国家和子民利益的么?否则我们养这么多官员和军队来做什么?只要有利于国家和子民的,就该去坦然去做,不存在什么义和利的对立,……”
讲到这个份上,崔景荣和王永光也大致明白了冯紫英的观点。
站在国家这个角度,只要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于国有利的,就不能用固有的义与利的道理来计较,朝廷不就是只为自己的子民负责么?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何况这种方式最为武人和商人所喜,甚至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士人和他们代表的士绅也同样十分支持。
崔景荣和王永光要比韩爌、孙氏兄弟开明很多,而且对地方上的变化也更深入了解,他们很清楚当下士绅与工商势力的合流日益成为一种时尚。
士绅卖掉土地参与工商实业成为大趋势,同样工商势力培养自己子弟入仕一样成为潮流。
如冯紫英所言,义和利,并不对立,同样可以做到相辅相成。
“紫英,礼部之事,我听有孚说了,你要让有孚出任礼部尚书?”这才是今日崔景荣和王永光来此的目的。
王永光出任礼部尚书当然是崔王二人都乐见其成的,但是冯紫英却提出了要改革科举的想法,这又让崔王二人都陷入了艰难的选择之中。
崔王二人都很清楚当下冯紫英的强势,他确定了的目标,就一定要去完成,无论王永光是否出任礼部尚书,他也会推动科举改革。
王永光沉吟着捋须,“紫英,我知道你素来心有宏愿,但这科举改革,事关天下万千士子命运,稍有不慎,便会掀起滔天巨澜,自唐宋以来到本朝,从诗赋经义到时政内容,那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这骤然要将格物、律法和财计加入进去,而且分量加得如此之重,势必引发动荡啊。”
冯紫英和王永光谈过,科举改革,要从原来的两项改为五项。
经义一直是大头,但是都是士人们经年所习,很难拉开差距,时政所占比例虽小,但是却因为观点看法迥异,稍有差池,便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现在再加入士人们原来从未了解学习过的格物、财计和律法,势必进一步压缩经义所占分量,肯定会引来未来一到两科的士子前途,不能不慎重。
“自强公,有孚公,这一步迟早要走,之所以把代表们都带去京畿煤铁军工联合体去参观,去看榆关港的发展和铁轨,就是要让大家明白,时代在变化发展,社会对各类知识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来支撑,官员也一样,你连一炉生产多少铁水不知道,一丈铁轨耗铁杜少不清楚,一艘船可运多少稻米粟米不清楚,一亩田怎么才能增加粮食产量一无所知,完全依靠下边人糊弄你,这样的官员,我觉得以后很难再适应我们大周朝廷。”
“我不求大家对此要有多么精通,但起码你在面对幕僚和胥吏交给你的文册档簿时,不要两眼一抹黑,啥都看不懂,完全听人家给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的官员就算是你品德再好,经义再精通,可你怎么来管治地方呢?难道都依靠幕僚和胥吏?如果他们的清廉出了问题,谁来监督他们?就算是御史,你起码也要懂一些格物、财计和律法相关知识,你才能来更好地查案办案,搞清楚人家的罪证啊。”
冯紫英语重心长,讲得很耐心。
崔景荣和王永光很难辩驳对方的道理。
冯紫英的观点也涉及到了另外一项他即将推动的举措,那就是进士观政不再局限于八部和都察院,而要更多地到地方去了解和学习如何当好地方父母官,同时观政结束根据观政成效,所有进士都要到地方上任职锻炼三年,根据任职表现才分批次调回朝中。
要当好地方官,随着工商实业发展,财赋收入日益复杂化,不仅仅局限于田赋,涉及到地方上经济官司会越来越多,断案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所以冯紫英提出的官员要懂格物、财计和律法将是一个大趋势,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江南、广东以及湖广和山东、北直,这个标准会更高。
也就是说未来进士出身的官员都要到地方去任职,知县是主战场,然后逐渐到州府这一级,而日后吏部和都察院对官员表现考核不再以士绅评价为重要依据,而要看你在地方工商发展和诉讼办理的高效准确性上的表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冯紫英提出科举改革也的确是适应未来地方官员治政的一种需要,也是配合吏治改革的一种举措。
“紫英,我们理解你的想法,但是在力度和时间上,我们建议恐怕要更平和循序一些,莫要骤起骤落,引来太大震荡。”
很难说服冯紫英改弦易辙,这也是崔王二人早有预料的,而且冯紫英选择王永光为具体实施的礼部尚书,实际上也是一个变相的示好,具体尺度王永光可以掌控,但是在目标上不能有变化。
“自强公,有孚公,我知道你们这是为我好,在具体推进的进度上,我们可以具体商量,比如这一科不可能,下一科是不是可以现在秋闱上加入一些比例,比如两成,格物一成,律法和财计合计一成,春闱考虑一成五,到再下一科我们适当提高比例,……”
接下来无外乎就是一个比例增长和延续到三科四科之后提升到固定比例,这一点上崔王二人都希望能尽可能有一个缓升过程,另外在格物和财计的比例上也有分歧,希望不宜太大。
这一点上冯紫英也能理解,毕竟要让大周这样一个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的王朝转向,哪怕提升一个百分点的比例都关系重大,他也不希望因为这件事情失去这二人的支持,所以也表示可以进一步商榷。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