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亮瞎眼的丹阳县政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210章亮瞎眼的丹阳县政绩!

丞相府。

各部门的众官员们来到丞相府,开始忙碌了起来,加班加点干活,审计各郡县的政绩。

此外,御史台的御史大夫王肃,和众御史们,也前来丞相府办公,对政绩进行监督、核查。

若是发现数据有可疑之处,立刻便会派当地的御史,进行核查。

大楚皇朝百郡、千县的一份份政绩清单,如雪片一样送往丞相府,进行审核。

“我大楚皇朝过去的三年半时间里,总体上还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虽然有些郡县出现了洪涝、蝗灾、旱灾、瘟疫,但好在影响不是太大,仅限于数郡之地,只要及时救灾赈灾,还是很容易控制住灾情!”

孔寒友高坐于丞相府大堂的主相座位,脸上带着淡笑,轻松的翻阅着各郡的政绩清单。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他将迎来自己就任丞相之后,第一个政绩大丰收。

等这份政绩清单出来。

就是全国郡守、县令升迁大调动了。

最拔尖的一成要升迁,中间的八成保持原位,最垫底的一成则罢免、隐退。

这次大考,最少也要撸掉十名最差的二千石郡守的官帽。

换十个最牛的新县令,顶上去。

借此巩固儒派官员的地位,自然是他信手拈来的事情。

除了孔寒友、王肃之外,丞相府的副相萧恭望,以及各部九卿高官,太常卢梓、大农令杨褚、廷尉郑景荣等具在,一起审核这些政绩清单。

丞相府的各衙门看到这些政绩清单,都是面带喜色,喜滋滋。

萧恭望点头道:“主相所言不错,况且如今朝廷富庶了许多,也有足够的余钱去处理灾情。

百郡千县治理出色,我们这些年的辛苦,也算是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皇上若是看到这些政绩奏报,定然会欣慰,大加赞赏!”

这次全国郡县政绩大考,涉及到七大项。

一、户口增额。二、农田、粮食增额。三、税赋增额。四、入学蒙童。五、贼寇清剿。六、官司命案。七。其余朝廷特列考核。

每一项,都有专门的九卿大臣负责。

大农令杨褚,掌管户口、田粮、税收等财政。

太常卢梓,掌管宗庙礼仪,兼管大楚的文教,对文教这一块当然要亲自清查。

廷尉郑景荣,掌管贼寇、司法审判,对百郡千县的县令们的大案、命案,都要进行一次大清点。

每一项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核。

最终,对百郡千县拿出一个评分排名。

全国郡县政绩大考的排名,是以“增幅”来算的。

这意味着,不管是富县、穷县,只要今年比去年的人口、耕地、税粮、税钱增加了,贼寇、官司减少了,就算是出色的政绩。

增加,这部分郡县只占了一二成。

持平,上下轻微起伏,政绩一般的郡县,占了全部郡县的七八成以上。

反减,那就是政绩退步,这部分郡县也占了大约一成。

绝大部分的县令,其实也就只能做到持平,或者微量的增产。

能不退步,已经算是不错了。

遇上天灾人祸,粮食大幅减产的郡县,那都是倒霉蛋。

不过这也正常,古代生产力低下,几十年没多少变化,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大楚皇朝立国六七十年,已经过了最初的大开荒,人口大增的高速发展期,国力增长缓慢而平稳。

虽然人口、新耕地还在轻微的增长,但是速度显然是非常慢了。

“这位秣陵县令董贤良,上任短短小半年,政绩相当的喜人啊!

开垦荒地增加二成,粮税增产一成、钱税增加半成。

尤其是鼓励乡绅办学,民间私塾的数量足足增加近一倍,全县入学的蒙童多达三百名之多。

董县令显然是对文教极为重视,做的非常出彩。”

太常卢梓拿着秣陵县上报的政绩清单,大为赞赏道。

“嗯,芜湖县晁方正县令治下,变化也是如此明显。半年,耕地增加两成,粮食增产一成,税钱增加高达二成,好啊,丞相大人是名师出高徒!”

“两位县令的政绩如此出色,足以列入千名县令,前十之列了。”

丞相府的众大小官员们都是赞不绝口。

上任才半年,耕地高达两成的增幅,那是相当大的政绩了。很多县令干了四年,也没能干出这份政绩来。

为何两位县令如此出色?

他们这些大官们,心里都有数。

两位县令自身的才能,自然是非比寻常,已亥年岁举殿试前四名的牛人。

他们的实力当郡太守都绰绰有余,干县令那自然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但自身实力,并不是这份政绩出色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的恩师——当朝主相孔寒友大人的身份,这个后台更是雄厚的不像话。

当地的乡绅、地主、大户们谁敢不给面子!?

纷纷巴结,主动出钱、出人力,大力开荒,捐钱铺桥铺路,给两位县令做出政绩来。

换成别的县令,不先给乡绅、地主们足够的好处,谁会鸟他们?县令说话也未必好使。

甚至郡守大人都给他们相当大的资源倾斜,几万两银子的赈灾款,最先调拨到两县,让他们避免了旱情的粮食损失。

有当朝丞相大人为后台,有丹阳郡守谢安然的帮衬,有当地乡绅地主们竭力讨好,倾斜了如此大的资源。

区区两县之地,想要做出出色的政绩来,太容易了。

董贤良、晁方正,这两位县令,肯定能在全国郡县大考,进入千名县令的前十名,晋升郡太守,也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光是他们两人,便能占两个新郡守的名额。

其他的上千名县令,当然是各凭本事,各找关系,各显神通,冲击政绩,去抢剩下八个晋升郡守的名额。

这个竞争,当然是无比的激烈和残酷。

十名县令里面,只有一人能晋升郡太守。

绝大部分县令都毫无希望做到百里挑一,只能以县令身份,终老官途。

...

“报!”

一名小吏匆匆进入丞相府,递上奏函,“丹阳县令小昏侯楚天秀,派人送来丹阳县政绩清单!”

“哦,拿来看看!”

大农令杨褚道。

政绩清单,最先审核的,是人口、耕地、钱税、粮税,这几项。

都归他这大农令来审核。

那小吏连忙将政绩清单递交上去。

杨褚取过清单,飞快的扫了一眼丹阳县令小昏侯楚天秀上报的政绩清单,各个项目。

他懵了一下,脸色惊变。

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瞎了。

仔细在看,依然是如此,没有丝毫错。

杨褚的手有点抖。

这....简直亮瞎他的眼啊!

小昏侯,不会是嫌弃丹阳县的数据太难看,故意在后面多加了一个零吧?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