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章 选择困难症
看着大家伙欢欢笑笑的,田氏的脸就有些往下耷~拉。她心里不大自在,觉得自己病着,可大家伙却都这么开心,这是根本就没把她放在心里。而且,她还怀疑大家伙很有可能因为她生病了,所以额外的高兴。
田氏就不肯想想,她这并不是急病,也不是要命的病。她这病是长期的,要是让大家伙都陪着她愁眉苦脸的,那夏家人往后脸上都不能有笑模样了。
不过因为田氏总不给人好脸,所以大家伙对于她拉长的脸都有些免疫了。就连夏秀才也觉得田氏是在耍小性子——而已。
大家伙要在夏秀才和田氏这里吃饭,还是老规矩,夏至买好了东西,又将宁华堂的厨子也带过来。
夏至准备的饭菜自然都很丰盛。
田氏明知道这一点,却还一个劲儿地问夏桥想吃什么。因为知道田氏的热情背后的目的,夏桥总有些尴尬。他跟田氏说他吃什么都行。
“那咋行。你这孩子,你爱吃啥你就跟娘说。那厨子做的是另外一个味,娘做的那是家里的味。”
虽然夏桥没有点菜,但田氏这么说着,还是不顾众人的阻拦亲自下了厨。她给夏桥做了一碗秋油面,还炒了一盘鸡蛋香椿芽。
夏桥小的时候就爱吃这两道菜。不过田氏几乎把家里的东西都搬回了靠山屯儿,所以即便是这样的两样夏桥也很少吃到。
田氏还记得这件事,而且她还很聪明,知道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伙食也比过去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所以她用的是夏至拿来的最上好的秋油,还在秋油面里加了香菇和云腿丁。而炒鸡蛋香椿芽用的也是夏至拿来的最好的花生油。
香椿芽这个确实是夏桥的喜好,至于秋油面,那不过是因为他小时候田氏克扣的太狠,一碗小麦面的面条已经是美味,里面再加上些秋油和荤油,那个时候能吃上这么一碗面,对于夏桥来说是难得的幸福。
然而如今日子不一样了,夏桥其实口味比较清淡,家里有足够的大豆油,他已经很少吃荤油了。
看着田氏笑吟吟地把自己小时候爱吃的两样饭菜放到自己的面前,夏桥的心情有些复杂。
这确实是田氏亲手做的,如果田氏不是存着那样功利的心思,他应该感动。
而这两样吃食还让夏桥想起了小时候的事。
他的日子本可以不用过的那么苦的,月牙儿更不应该被卖,而是应该和他一起在家里长大。
田氏本意是想让夏桥想起小时候,唤醒夏桥对她这个母亲的依恋。但她却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的结果和她的期望正好背道而驰。
夏桥拿起筷子,却没动田氏做的两样饭菜。
田氏一直盯着夏桥,看他不吃自己做的饭菜,就忙催夏桥:“大桥,你咋不吃啊。嫌娘做的不好吃。你尝尝,你尝尝就知道好吃不好吃了。要是不好吃,娘再去给你做一碗。”
田氏待夏桥可以说是相当的关切和殷勤了。
夏桥就有些却不过情面。但他也真不想助长田氏的某些想法。
“娘,我、我不大想吃……”夏桥的声音很温和,态度中还透露出些许的尴尬来。
田氏的眉梢挑了挑,她又抿了抿嘴,一时之间不知道是发作撒泼的好,还是放声大哭。夏至在旁边冷眼瞧着,就伸手将两样饭菜都挪到了夏秀才的面前。
“我哥大老远的过来,还知道我娘病了。他有点儿上火,吃不下这些。难为我娘做了一回,爹,要不你就吃了吧。”
夏秀才自然要打这个圆场。他就将两个碗盘又往自己面前挪了挪。“好,好,我吃。你~娘做的这两样特好吃。我今天是借大桥的光了。”
“不想吃就别吃。”田氏瞪起双眼来,伸手去扫夏秀才面前的碗盘。
田氏这是要掀桌啊。夏秀才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次他的反应很快,先是护住了碗盘,接着就把田氏的胳膊给抱住了。
“你这是干啥。大家伙知道你不舒坦,脾气大。大桥好不容易大老远来的,孩子们都在,小龙也在这,你这样像啥?还有没有点儿当娘、当大嫂的代价了。”夏秀才这是真看不下去了,所以一连串说了这么一大通的话。
夏至就多看了夏秀才一眼,她觉得今天的夏秀才竟然有些可亲。
夏秀才数落完田氏,又压低了声音:“你闹脾气也得有时有晌。这是干啥?传出去别人咋说!”
田氏刚才是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现在被夏秀才一说她倒是冷静了一点儿。她下半辈子都要指望夏桥了,在夏桥的面前她得忍耐。
她在月牙儿面前已经失败了,夏桥是她最后的倚靠。
这么想着,田氏就不吭声,然后眼睁睁地看着那两个盘碗根本就没人动。夏秀才情绪略微有些激动,根本就什么都吃不下。
吃过了饭,又喝了一回茶,能在夏秀才和田氏这里说的也都说过了,夏至和夏桥就带着小黑鱼儿和小树儿离开了。
夏秀才和田氏送出来。
田氏已经平静了很多,她还让夏桥就留下来住。“娘来府城这些日子,别人都不想,就想你。你是娘的亲生儿子,娘这些年最疼的也是你。你和他们不一样,你比他们有良心,娘知道,你心里还是对娘好的。”
田氏拉着夏桥不停地说话。
夏桥就想到前些天田氏和夏秀才在大兴庄的时候,那个时候田氏还把小树儿撵到后院去跟他睡来着。
“我不在这住了。十六那地方大,我住在这,挤着爹和娘是一件,还有二丫妹子也不方便。”
“她有啥不方便的。”田氏就说,说完之后也意识到了,她这里统共就那么一两间屋子,还有一个二丫,夏桥留下来确实不好住。
这么想,但田氏嘴上是绝对不会承认。她还是留夏桥,夏桥坚决不肯,她才叹气:“十六那儿条件是好。”
“娘,不是条件好不好的事。”夏桥只能说。
“大桥住宁华堂就住宁华堂吧。那宽敞。他来一回,估摸着他爷还嘱咐他别的事了。咱俩谁也不能帮着张罗,住宁华堂,十六能帮着他张罗。”夏秀才就说。
田氏冷笑了一声,然后又对夏桥露出慈爱的笑容来。“大桥啊,娘都依着你。不住就不住。”不过田氏让夏桥在府城多住几天,住在宁华堂,但每天都得过来陪着她。“娘有好些话要跟你说。”
“家里还有一堆的事,只能住两天。娘,我明天再来看你。”夏桥就说。
“行,那大桥你回去早点儿歇着。有啥不方处的你就跟夏至说,她不答应你,你回来跟娘说,娘给你做主。”
夏桥又尴尬了。
夏秀才在旁边就说田氏:“你看你这话说的。十六待她哥那还用你嘱咐!”夏秀才知道,夏至对待自己的哥哥和弟弟都好的没话说,田氏的话说出来挺牙碜的。
夏至勉强听了几句田氏的啰嗦,就把夏桥给拉走了。
回到宁华堂,夏桥先就松了一口气。
“咱娘这是……得病的缘故吧。”夏桥问夏至,他是真希望能从夏至这里得到肯定的答复。
夏至却是一笑:“因为得病,也不是因为得病。”
具体的答案夏至不肯说,让夏桥自己去想。夏桥并不是想不明白,他其实已经明白了,知只是还有些不愿意相信。
夏桥就叹气。
“哥,别唉声叹气的。咱娘这辈子就这样了。”而他们的生活可不能被田氏给影响了。“家里是真没啥事啊,还是咱爷不让你说。”
“是没啥大事。二叔那边不让人省心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不隔三差五地找点儿事,那都不像咱二叔了。”夏桥就说。
看来是真没大事。夏至就笑了,他觉得夏桥这句话说的挺有幽默感的。
既然家里没事,夏至也就放心了。
“哥,那你这次来咱爷还交代你别的事没有?”
“没有。就是咱娘病了,咱爷咱奶让我来看看。”
“田家那边知道信儿了没有。咱娘还瞒着不让人告诉呢。”
“他们知道了。咱爷让人给递的信儿。知道咱娘死不了,就是多花钱,他们都装不知道。的还就大宝媳妇有点儿人心……”
岳红的情商和智商都不错,是个能干的女人,也懂得人情世故。
“我看咱娘这回应该也明白过来了。”夏桥顿了顿,又说道。
“嗯。她自己败花的钱就不少,再说也给她娘家要的够了。主要还是说给你听的。哥,往后咱娘恐怕是要靠着你。”
夏桥想了想:“给咱娘养老送终那肯定是我的事。我也想过,往后你和咱姐都做媳妇了,我和小树儿也不能总在一块住着。到时候分家,小树儿那个脾气,咱娘肯定还是得跟我过。”
因为他脾气好,田氏跟他一起过自在。
“咱娘估摸着还想给你当家呢。”夏至就笑着说。
这话题似乎有些遥远。
“往后的事往后再说吧。咱娘跟我过,我遇事能忍,也省的家里总吵吵嚷嚷的。”夏桥小小年纪,就已经做出了这也的决定。
这就是他身为兄长的担当了。
也正因为这一点,虽然夏至嫌夏桥的性子过于软糯了,但对这个哥哥还是很有好感。
瑕不掩瑜,有些优秀的品质是无法被遮盖的。
“哥,那你现在就得学着刚强点儿。要不以后我嫂子该受气了。”
“啥嫂子不嫂子的。”夏桥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
夏至大笑。
“十六,你可太皮了。”夏桥就说夏至。
夏桥给月牙儿送了信儿,第二天她还带着夏桥到田家来见九姑太太。夏家人每次进城都会来给九姑太太请安,对此九姑太太还是很受用的。九姑太太觉得夏家人懂礼数,知道感恩。
另外一点,夏桥虽然是庄户人家的少年,但却文质彬彬的,长的也好,九姑太太喜欢夏桥。
坐着说了一会话,九姑太太就让夏桥在府城多住些日子。“其实你怎么不也搬到府城来?你们兄弟姐妹在一块多好。我知道你家里有地,佃出去,找人给你们种不都行吗?还有你~爷你奶?老爷子老太太不乐意住府城?他们身边不还有你二叔和三叔两家人。要都跟你这么想,就没人出去考举人进士出外做官了……”
九姑太太一连串地开导了夏桥一番。
夏桥只憨厚地笑,说他离不了家里。“反正离着也不远,我勤跑着也挺好。”
“你这性子,跟你爹是真像。”九姑太太深深地看了夏桥一眼,具体的九姑太太就不肯说了。
夏至不仅带了夏桥来看九姑太太,她还将自己新做出来的三样口红带来给九姑太太试用。
“你都做出来了?快拿过来给我看看。”九姑太太又惊又喜,就顾不得夏桥了。
夏至这次成功地做出三种颜色的口红来,一种是正红色,也是现在的女人们最常用的口脂颜色。不过夏至做出来的正红有淡淡的亚光效果,用了之后就是别样的一种美貌。
另外一种是珊瑚橘,很新颖也很称肤色。还有一种是嫩粉色,也是夏至最为喜欢的颜色。
九姑太太从来不浓妆艳抹,但用的东西都极为精致上乘,她对口脂情有独钟。
夏至做的口红用精致的细白瓷盒装着,盒盖上还印着精美的图案和相配的小诗。九姑太太就让人陪夏桥去找田括说话,然后就当着夏至的面将三种颜色都试了一回。
“都好,我挑不出最好的。”九姑太太犯了选择困难症。
“这些都是给九姑的。”夏至笑。
九姑太太回过味来也笑:“对,我当然都要。以后你再有新颜色,记得第一个给我。”
“好。”夏至痛快地答应。
九姑太太就特别的高兴,她问夏至:“你这是打算要在点绛唇卖的了?”
“是啊。”夏至点头,“我以后还打算把点绛唇开到外地去。”
“这个想法好。要开就开到京城去,开到江南去……”